“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教师崇高职业的道德的高度赞美。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谱写了一首又一首赞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人们一提起教师,总是竖起大姆指
如今,几代人的努力所树立起来的良好的教师社会声誉,正面临着毁于一旦的险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人们生活的潜规则,不少教师也不可避免的染上了这种意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教师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利用职业的权力延伸,拼命捞钱,违法乱纪的事情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社会对教师的不满情绪日见显现,教师的社会声誉日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承担起责任,自觉抵制教师队伍中的不良现象,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捍卫教师的声誉,重塑新时期教师形象。
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每个人都要树立党的光荣我的责任!作为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业务素质。人格魅力是教师从教之本,是21世纪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教师要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和谐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良好的业务素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人格魅力,业务素质,只有两者兼之,才能真正做到学为人之师、德为人之范、行为人之表。
一、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确立正确人生观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每个人都有有理想,理想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其理想是否正确、信念是否坚定。有人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经营者、个体工商户,这样想倒也勿需非议,但作为党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应该了。它有悖于共产党员的称号,与党的性质、宗旨和入党誓言格格不入。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归纳起来有4个字,即:爱国、信党。江泽民同志曾经讲过:教师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模范。要坚信党的领导,必须坚信四项基本原则,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曾国藩有两句话:“有才无德——小人;有德无才——庸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就要德才兼备。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德就是倡导全体公民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承担教书育人任务的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休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我认为必须做到三要:一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教育,服务人民,让人民满意;二要为人正直,堪为人师,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要面向每一个不同个体,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多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发展过程中的差异;要成为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立足于推动学生发展的激励者。三要洁身自好,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一名守法的好公民。不能干那些有辱教师身份的事,不能干那些对不起百姓的事。一名党员,一面旗,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折射党的整体形象,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选择支付方式: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