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范文>互联网背景大学生教育管理思路
互联网背景大学生教育管理思路
地板小精灵
下载文档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在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特别是现如今的大学生。因此,各大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征,引入互联网构建良好的教育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彰显自身的育人价值。本文研究探讨了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重要作用以及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教育管理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实现了有效联结,各国实时资讯、先进技术和产品等几乎可以共享,但其中不乏夹杂着许多落后消极的信息。大学生身处这样的环境,无可避免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各大高校可以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从而更好规范学生行为,促使他们形成良好品格,为未来适应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一、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

(一)思想方面

1.自我意识强烈我国社会经济脚步不断向前迈进,为互联网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拥有更加独立的思想和自我意识,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实践证明自己。2.受社会影响较大进入大学阶段,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更近,他们拥有更多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只要敢想敢做、敢拼敢闯,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现如今,许多大学生纷纷选择创业,但是由于自身相关经验较少,急需学校和教师提供指导。3.浮躁空虚目前,很多大学生基本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的保护之下,挫折经历较少。同时物质生活的富足也使他们更加注重享乐,攀比虚荣心理较强,显得非常浮躁空虚。

(二)行为方面

新时代的大学生有非常多的机会去锻炼学习,他们的个性十分鲜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他人看来,当代大学生比较成熟,心理年龄超于其实际年龄。然而实质上,大学生受到父母的庇护,其社会生存能力不强,面对困难极易退缩,对失败非常害怕。根据以上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来看,他们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更加强调个性和实践,但由于自身的阅历不足以及家庭学校的过度保护,又显得不够成熟,心浮气躁。而学校作为教育管理大学生的主战场,必须充分发挥有益作用,结合当今大学生十分喜爱并且经常使用的互联网,开展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一)方便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原有社会信息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局限性被打破,实现了相互交融,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不同的社会信息。而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交织着多种信息,与互联网的特性高度契合。因此,借助互联网优势,教育管理大学生有利于改善传统模式的缺陷,从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例如,当前微信、QQ等聊天软件盛行,高校辅导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创建班级群,经常询问学生的近况,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

(二)增进高校师生的感情

在互联网时代,身处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非常方便快捷。同样,大学校园的师生也逐步从面对面交流互动转移至线上沟通聊天,在他们之间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形态发生改变,互动的有效性极大提升。现如今,国家推行素质教育,以德育人,师生应站在平等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教育管理学生。而且大学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其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不能一味关注其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其专业素养,与其进行密切交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之情。

三、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对高校来说,教育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对学生发展有关键影响。由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盘根错节,复杂程度较高,需要相关人员和部门相互配合、及时沟通、交换信息,但是传统的工作模式效率较差,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而互联网即时快捷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缺陷,实现信息畅享、沟通迅速、配合良好。所以,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应当秉承积极的态度看待互联网,同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时刻关注网络的最新发展动态,寻找与学生的共同话题,有序开展实施教育管理工作。

(一)创新教育管理思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良好的教育管理思路是创新相关工作的前提。负责管理教育的教职人员应当以大学生为重,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发展动态,积极学习先进的理念,选择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现如今,我国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也应当注重学生感受,利用互联网实施人性化管理。例如,高校官网可以设置“说说心里话”板块,学生在这里可以吐露自己的心声,畅所欲言,谈谈近期发生的不愉快或者对学校的意见。教师可以时刻关注其中的动态,以此了解学生的烦恼以及学校教育管理的不足之处,从而切实解决学生问题,满足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二)采用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门之间有着非常严重的层级之分,导致相关工作重叠,链条过长,传递信息的效率不佳,制约了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工作模式的陈旧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带来曙光,有利于弥补现有缺陷,加强学生与教职人员的双向互动。具体而言,将互联网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在网络时代中,网络平台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可以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建立相应的教育管理平台。例如,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在上面发布管理动态,展示教育成果。第二,将各种网络工具的不同功能进行整合,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具备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规范化的特质。这样,不仅能够利用大数据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以及热点讨论话题,不断改善自身教育管理工作,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政策,提高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

对高校来说,其教育管理工作的内核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首先,高校中的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清楚认知到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内心的想法。其次,他们必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尽可能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与价值,从而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更好适应社会。现如今,受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通常具备鲜明的个性以及对世界独特的认识。但是由于他们社会阅历以及实践经历不多,因而存在许多困惑。例如,未来向哪个行业进军?朋友或情侣关系应当如何相处?如何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为了帮助学生解答前述问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例如,将心理辅导板块设置于高校公众号或者官网,每周一至周五组织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线上心理辅导,周末由心理学专家在线帮助学生舒缓负面情绪,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消极事件。

四、结语

总的来说,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被社会深深影响,抗挫折能力比较低,不利于其发展。再加上高校教职人员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方式,使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而将互联网融入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有利于促使相关工作向高效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增进师生感情。作为负责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职人员,应当创新思路、采用有效的工作模式、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走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王海波,马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

[2]张静.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9(21).

[3]洪流.“互联网+”背景下“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微[J].南方农机,2019(2).

作者:丁丽 孙维熔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下载文档
地板小精灵
0
关注
1
粉丝
899
作品
湘ICP备2022015675号-1

关于我们

八模板站提供精品ppt、word文档、Excel表格模板,覆盖各种行业、用途、风格,做更懂你的模板资源站

友情链接

途知游戏网 电玩圈

扫码关注公众号

意见反馈请联系邮箱:125329950@qq.com

微信扫码支付
现时特价:3元/篇原价10元

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