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母婴知识>为什么你不要对孩子说别哭,应对孩子哭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你不要对孩子说别哭,应对孩子哭应该怎么做
111
下载文档

当孩子哭时,家长千万不要直接说“别哭了”。为什么你不要对孩子说“别哭”?

为什么孩子一哭,我们就容易烦躁?

当我们听到孩子的哭声时,首先感到的是烦躁。孩子越哭,自己就越暴躁,形成了恶性循环。

但是,自己的烦躁无法解决孩子哭泣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的哭声会让成年人烦躁呢?

原因1 哭声频率让人难受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有一项研究发现:

孩子的哭声,与刀子刮玻璃的声音的频率很接近,同样都能让人类感觉难受,频率介于2000至5000赫兹。

原因2 急于制止,结果不能如愿

另外,家长想尽快解决问题,但孩子又不配合,这种对预期结果的失控感也会加重烦躁。

尤其当孩子在公众场合哭时,有些家长会觉得丢人,更加急于制止。

应对孩子哭, 这种做法伤害最深!  

如果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真正的情绪,就是对他最深的伤害。  

在很多家长看来,哭是因为孩子太娇 气,脆弱,不够坚强的表现。一旦发现孩子哭泣,家长会想方设法的阻止他。

但是,急于制止孩子哭泣,只会让孩子难受的情绪翻倍。心里可能恨恨地想:“我就是想哭,凭什么不让我哭!”

同时,把情绪憋在心里,只会让孩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平耶尔德(Pinyerd,1994)说:“哭叫”是婴儿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  

孩子的情绪说变化就变化,很难及时感应到家长的急切,并做出高情商的调整。相反,家长越着急,越想翻篇儿,孩子越是哭的厉害,不可收拾。

允许孩子哭,要比制止他哭,或指责他“长这么大了还哭”,更容易让他平静下来,也更容易避免自己掉进“发怒”的陷阱里。

应对孩子哭, 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 平复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哭泣时,家长首先要做到就是,不让自己的情绪被孩子影响。  

德国心理学家卡罗拉·舒斯特曾说:“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  

一旦我们觉得焦躁不安,就很有可能抑制不住自己的怒气,冲孩子发火。

然后 陪在孩子身边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陪伴在他们身边,抱抱他们。我们可以跟孩子说:  

“我知道你很难过,哭一会儿也没有关系,爸爸妈妈就在你身边。”  

家长的理解,包容会让孩子觉得温暖,内心得到抚慰。  

细分到孩子出于不同原因的哭泣,我们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  

① 孩子因身体不舒服而哭泣

身体疼痛、不舒服、饿了、困了、拉粑粑了等等生理因素,都会引起孩子的哭泣。

怎么办?  

家长可以尝试转移孩子对不舒服的过渡关注。 比如,孩子生病时,陪在孩子身边;及时帮助孩子更换尿不湿。

 ② 孩子为引起家人注意而哭泣

如果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关注比较少,当孩子看到家长时,也会哭泣,以换取更多的关注。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亲子分离初期。

孩子如果不能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回应,那么孩子也会慢慢变得冷冰冰,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进而缺乏安全感、形成自卑心理。人际交往中,会表现的过于退缩,对他人缺乏关心和热情。

怎么办?  

家长尽可能的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注和回应。 肯定表扬好的行为,理性制止错误行为,避免孩子养成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

③ 孩子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哭泣

家长听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自己就心软退让。

开始的时候,孩子只是因为得不到某个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伤心难过,但时间长了,孩子一哭,家长就心软退让,这会让孩子把“哭”当成达成目的的“工具”。

怎么办?  

当家人拿走玩具,孩子就哭,家人把玩具给了孩子,孩子就停止哭泣。

其实啊,这个时候只要家人能够忍住不退让,坚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现在不能给他玩具,以及为什么现在不可以玩玩具。

这样经过几次后,孩子会发现哭这个“工具”不起作用了,就会放弃这个工具,转而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

④ 孩子因受到批评而哭泣

有些孩子自尊心强,追求完美,同时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弱,听不得批评。

他们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害怕因为做错事而不被喜欢。当听到他人的批评后,也容易出现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建议的现象。

怎么办?

√合理期待

家长过高的期待会让孩子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内心追求完美,害怕失败,特别是害怕因失败而受到家长的批评、指责。

所以家长要避免因期待过高给孩子造成压力。

√多引导,少批评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把注意力引向让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而不是失望、挫败的情绪上,更不要对他指责和否定。

通过引导,教给孩子正确对待错误,把出错看作进步的机会。

√适度表扬

事事都表扬容易引发孩子的虚荣心,使孩子听不得批评。而批评在真实的社会中不可避免,接受批评的能力和心态需要从小培养。

因此,家长要将表扬指向对“事”而非“人”。比如,“你刚才听故事很认真,所以现在都能给妈妈讲这个故事了”,而不是简单的“你真聪明”。

√教会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当孩子犯错误时,让他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能因为孩子小、闹情绪等原因而替他开脱,否则容易形成逃避的习惯。

下载文档
111
12
关注
14
粉丝
72
作品
湘ICP备2022015675号-1

关于我们

八模板站提供精品ppt、word文档、Excel表格模板,覆盖各种行业、用途、风格,做更懂你的模板资源站

友情链接

途知游戏网 电玩圈

扫码关注公众号

意见反馈请联系邮箱:125329950@qq.com

微信扫码支付
现时特价:3元/篇原价10元

选择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