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忽视孩子的专注力,长大后的孩子对待学习工作就很难集中精力,效率也会大大降低。该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什么是专注力?
专心地做一件事情,不为外在事物所干扰,这种能力,就是专注力。就比如佛家坐禅,就是专注力极高的一种行为。
孩子天生就是专注力的高手,宝宝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专注力。还不会说话的时候,面对大人的逗弄,他们会睁大眼睛定定地看着你,即使你已经不去看他,他也还是一直看着你。
不同年龄的孩子专注时间是不同的,一般4岁左右的孩子专注力的时间是5~20分钟,4岁以上的孩子是20~40分钟。对于四岁以前的孩子,专注力的保护是关键。专注力被保护得好的孩子,在未来能够比别的孩子具有更多的优势。
过低的专注力,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
◆ 稳定性、持续性差
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专心做事,做事难以有始有终。
比如:上课小动作多,喜欢玩橡皮/铅笔、撕书等,经常出现课堂违规、违纪的情形;很容易被新鲜、刺激的事情吸引,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
◆ 情绪易变化,冲动任性
缺乏自我控制力,经常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语言和行动上有冲动性,甚至会表现出攻击性。
◆ 活动频繁、无法专心
在很多场合下都无法安静,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其他孩子短,容易分心。
◆ 自理能力不足
缺乏组织能力,无法做好整理、整顿的工作,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房间常有脏乱差的现象,容易被定位为“问题”孩子。
请别这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看到这里,相信宝爸宝妈都意识到了专注力的重要性,肯定还有不少人在暗暗懊悔。
于是急中生智——
“哎,对啦,我有朋友开「专注力培养班」呢,我得赶紧给孩子补救一下”!
别,千万别!
首先,你花大价钱请的专注力培训老师,很有可能是个培训三天就上岗的“砖家”。
再者,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专注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它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主要是大脑额叶,这个结构的发育非常迟缓,通常要到25岁才能成熟。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大脑额叶发育逐渐成熟,他的专注时间会越来越长。
所以,我们身为家长,要做的不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而是去保护他的专注力不被毁掉。
正确的保护姿势长这样!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最好的阵地,保护孩子的专注力,需要您这么做:
◆ 善用有效辅助品
当家长明确知道宝宝喜欢某项物品时,可以利用这些物品来加强孩子的专注力。
比如:如果宝宝喜欢卡通图案的拼图,就可以利用拼图让孩子稳定下来,然后慢慢增加拼图的片数,以延长孩子专注力的时间。
宝爸宝妈可以用沙漏计时,既能吸引孩子对时间的注意力,也便于家长观察孩子,如果他还在做原来所做的事情,就代表宝宝进步了。
◆ 让宝宝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
把宝宝的学习任务拆分成小目标,每天完成一个目标,而不是每天学习X小时,改定时为定量。
如果宝宝能专心完成,家长要给予一定的鼓励,接着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后续学习,如果完成得好,可以再延长集中学习的时间。
◆ 一次只做一件事
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宝宝注意力的有效集中。
如果孩子正在吃饭,那就关掉电视,一次只做一件事,家长也要以身作则。
◆ 不要给宝宝过多的玩具
面对一箩筐的玩具,宝宝既想玩这个,又想玩那个,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玩具上,太多的玩具只会让宝宝的注意涣散。
家长们可以尝试对宝宝的玩具进行归纳整理,一次只拿出几个给他玩,等新鲜劲儿过去了,再拿出新的玩具。
◆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即使宝宝不够专注,宝爸宝妈们也要避免唠叨和训斥他,因为你的训斥就是在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你就是一个专注力不够的孩子。
过多的否定,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专注。
当孩子在专注做事时,我们要学会不去打断他,给他充足的时间去自主探索。
我们习惯了做孩子童年的参与者,但有时候,也需要把自己变成旁观者。
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日日逐渐成长。
选择支付方式: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