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中,实际上并没有“积食”这种说法。积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病名,主要与孩子吃得过多、过饱有关。那我们要如何做呢?
积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疾病名称,主要是和孩子吃得过多、过饱有关。
从这一点来看,倒是很符合现代医学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表现。
大家口中的“积食”,往往可能就是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看看你家娃是不是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反复发作(至少两个月以上每周出现一次)的、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上腹部、胃部疾病:
①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脐上)疼痛或不适,早饱、反酸、嗳气、恶心、呕吐;
②即使排便了,但症状还是没有缓解,或症状发作与排便频率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无关(为了排除肠易激综合征);
③没其他器质性疾病能解释孩子的这些症状。
像以上这些情况,家长该怎么应对,在后面会跟大家详细讲解。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有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需要及时就诊。
①呕吐伴有鲜血或咖啡色样物质,持续呕吐;
②没有胃口或吞咽困难;
③无故多汗或气短;
④腹部疼痛没有缓解,如夜间痛醒;
⑤血便或柏油样便;
⑥其它警惕指征:体重减轻或增长不理想、消瘦、贫血、无法解释的发热。
如果宝宝出现了上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情况,家长也不用太过焦虑,可以通过平时的照顾护理缓解。
如何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
◆ 饮食上
①少量多餐,切忌让孩子吃得过饱、过快;
②巧克力、高脂肪和油炸食物不易消化,要给宝宝少吃;
③辛辣的食物和酸度高的食物,比如西红柿、醋、柑橘、蒜和洋葱等就不要再给孩子吃了;
④给宝宝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全麦食物;
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追喂、强迫进食或责骂;
⑥规律饮食,进餐时需要慢慢吃,避免餐后即刻运动。
◆ 活动上
适当地运动,帮助宝宝寻找和建立自我放松、解压的方式。
◆ 其他
①避免宝宝接触二手烟、三手烟;
②家长对宝宝要有同理心和耐心,尤其是在儿童伴随有腹痛时,要耐心引导。
前面提到的这些缓解方法,其实也是预防宝宝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
所以为了避免宝宝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可以用以上的办法哦!
孩子之所以有时候不好好吃饭,跟很多家长的喂食强迫症分不开。
担心娃吃不饱、吃不好、就亲自上手给娃喂,但浑然不知娃的胃能装下多少东西。
盲目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经验,强行喂给孩子,才更会让孩子害怕甚至抗拒吃饭。
所以再容啰嗦一句:
家长要做的就只是给孩子准备好饭菜,相信他能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并且喂饱自己的肚子。
选择支付方式: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