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加入社保体系,享受各种福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买住房公积金,所以缴费基数是5000元。如何计算自己的缴费基数?
公积金缴纳比例基数怎么算?
公积金缴纳比例是在5%—12%之间,这个是由公司来决定的,是无法由用户自己决定的,不同公司的缴纳比例不一样,有的缴纳比例是5%,有的缴纳比例是12%。公积金的缴纳基数则是根据职工本人的工资水平来确定的,一般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工资越高,缴纳基数就会越高,那么公积金的缴存金额就会越高。
假设某公司的公积金缴存比例为8%,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工资为4500元,那么每个月公积金入账金额为4500*8%*2=720元。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也是有设置公积金缴存基数的上下限的。若是个人月平工资低于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的,则以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作为职工的公积金缴存基数;若是个人月平工资高于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的,那么就以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作为职工的缴存基数。在当地规定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上下限范围内的,就以职工实际的月平工资作为公积金缴存基数。
公积金缴存基数怎么算?
1、缴存比例
按照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基本上最低的缴存比例为5%,最高为12%。是由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
大部分单位是职工和个人按照同比例缴存。比如缴存比例为5%,单位缴存5%,个人缴存5%,存入到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资金就为10%。这是目前的大多数公司通行的做法。
打个比方,每个月你工资扣了公积金500元,那么公司也帮你交了500元,家依赖1000元就会存入你的公积金账户中。
2、缴存基数
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按照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缴存基数,具体缴存金额为:缴存基数×缴存比例=当月缴存住房公积金的金额。
举个例子,某二线城市规定,当地平均工资3倍>缴存基数>最低工资。
个人怎么调整缴纳基数?
假如我们需要调整公积金的缴纳基数,比如想多交点儿,这样买房时就可以多贷点儿款,或者因为用不上公积金贷款,想少交点儿,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在每年的“公积金调整月”,向单位申请调高或降低缴纳基数。一般来说,大部分地方的“公积金调整月”是在6月、7月。
公积金福利调整
1、公积金缴存基础
很多人都知道,在职员工可以通过公司来缴纳公积金,而到了现在,就算是自由职业者也能够缴纳公积金。
并且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已经有多个地区对公积金的缴存基数进行了下调,在这之后,公积金可以在买房的时候发挥到更大的作用。
2、异地使用公积金
如今,公积金已经支持异地使用,但必须提前进行异地迁移,这就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在接收地缴纳6个月以上的公积金,这样才能够顺利接受。
3、上调了可贷金额
为了能够刺激人们的购房需求,有一些城市将住房公积金的可贷金额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可贷金额上限。现在已经有多个地区发布了相关通知,虽然在政策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和之前相比,人们在首付款上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选择支付方式: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