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暨“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 推动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河北沧州开幕,会议围绕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与全球变化、盐碱地特色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技术与对策等展开讨论。
会上,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小京在主旨报告中就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中国利用盐碱地的历史和农艺改良措施、近年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和取得的成效与展望等作了介绍,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为“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献智献策。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为会议承办单位。该中心主任胡春胜在致辞中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中心一直在环渤海地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从“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到“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在盐碱地改良、咸水结冰灌溉、耐盐作物和盐生植物利用等方面拥有长期的研究积累,该中心将继续加强盐碱地相关研究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会议开幕式上为“盐碱地特色农业青年突击队”授旗。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实施盐碱地以种适土与以土适种、耐盐作物分子育种与盐碱地农业、我国盐碱地治理利用历程、现状与展望思考等进行深入交流,参会者还赴中国科学院南皮试验站和海兴试验基地展开实地科学考察。
据悉,沧州是河北省盐碱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有432.5万亩盐碱耕地和16.4万亩盐碱荒地,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目前,渤海新区黄骅市、海兴县已被列为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沧州市被列入国家级试点,一批国家级农产品特色科研机构或创新发展技术中心等落地沧州。
今年6月河北沧州旱碱麦丰收即景。 冯丽妃摄
选择支付方式: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