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二号学科交叉楼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的“智能交互平台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
活动现场。复旦大学供图
作为复旦大学文化校历系列活动之一,开放日由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微纳系统中心主办,旨在让公众领略智能电子与系统在多领域融合与学科交叉中的创新应用,同时,推动新近科研成果走出校园,实现技术面向大众的科普与落地。
本次举办的展示重点为类脑智能计算与交互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工业、健康等领域的应用,结合VR等技术,增强参观者的沉浸式体验。
当天体验项目包括人机交互康复系统,手术仿真模拟系统,以及脑认知评估与训练系统。参观者杨子易表示,智能交互平台开放日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面向病人的一体式康复系统,融合了类脑计算和姿态识别技术,为病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康复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病人可以参与有趣的康复活动,增强治疗的积极性。而类脑计算的智能辅助更是提供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使病人的康复过程更加高效和愉悦。这种创新的交互方式为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为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智能交互平台以复旦大学智能电子与系统实验室为载体开展教学和研究,包括了类脑智能计算平台、媒体交互与虚拟现实研发平台、开放机器人平台、柔性可穿戴设备与人机交互系统,以及认知训练系统等。实验室负责人邹卓教授介绍,实验室近年来在低功耗神经形态芯片、高能效边缘计算、分布式协作系统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系统突破,同时与中国航天、中国移动、博世集团、新氦智能等多家创新企业开展应用研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在工业物联、自主系统和智慧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选择支付方式: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